2009年5月31日星期日

Vista SP2 可以释放更多的硬盘空间

PC World 上的一则报道说,他们的在线用户反映 Vista SP2 能够释放大量的硬盘空间
对于看到 Vista 的体积就头疼的用户来说,SP2 带来的应该是个好消息,因为根据众多论坛用户的反馈,SP2 可以释放不少硬盘空间。
TBolt:
@ Sigit's comment --
Wow! I didn't notice that til now. I went from about 88GB free to 122GB free. That's a significant change "under the hood," isn't it?
luca:
Downloaded SP2 this morning, it took about 50 minutes with 1 reboot. ... Wow thanks Microsoft, my HDD went from 115GB of available space to 145GB. Plus my PC is really much faster now, I can bounce from web site to web site with no lag time at all - instant response. This wa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to the OS.
InsoMo:
Talk about freeing up drive space. Prior to the install I had 618GB of free space on my TB RAID. After the install I have 752GB of free space. that's 130G. What went? and where did it go?
All my stuff still appears to be here.
That's an odd duck for sure.
Edit: It appears to have fixed my USB keyboard issue where it was locking up after sleep. Works perfectly now. The backlight even stays on. So far, So good!
看起来 Vista SP2 释放的空间量真的不小,估计是 WinSxS 这个有潜力的文件夹有了让步吧?当然,这些释放大量硬盘空间的用户都有着庞大的存储空间,可能是这个缘故才让效果非常明显。
希望几周后推出的 wave1 能让全球的 Vista 用户都尝到甜头。

2009年5月25日星期一

到底该不该 3w?

甭管什么网站,大家都习惯说一句“前面有三搭不溜吗?”,这已经是太平常不过的事儿了。
有时你对别人说,我的博客在 blog.thisischen.com,别人还得问上一句:“前面加三搭不溜吗?”。这大概也是 Blogger 自定义域和 Blog*Spot 托管都可以用 www 前缀来访问的原因吧?不少人都认为,没有 www 前缀的“网站”,根本称不上是个网站。

就像很多活动发起者做的一样,不支持 www 子域的网站也存在,它就是 no-www.org
在 no-www.org 上,它们的哲学就是为了让 Internet 的访问更加容易和简洁,提倡站长把自己的站点配置为把 www.domain.com 的流量有效而静默地重定向到 domain.com(裸域)。能够完成这样的重定向的域名称作 Class B。
Class B is currently the optimal no-www compliance level. This classification helps remind users that, while the www subdomain is accepted, it is not necessary. In Class B, www.example.net is a valid address, but it redirects all traffic to example.net.
Class B 是目前最佳的 no-www 遵循级别。这个级别能提醒用户访问的 www 子域名虽然可以接受,但不是必需的。在 Class B 中,www.example.net 是有效地址,但它会重定向所有流量到 example.net。
之前我很折腾地尝试过裸域,但后来又因为文章开头提到的情况,切换了回来。现在,我个人感觉还是接受 no-www.org 的提议为妙。毕竟这样可以让输入域名的过程更方便——虽然不少浏览器里用 Ctrl+Enter 实现自动填充 www. + .com。

同样,如果你正使用着 Blogger 平台,在这里依旧存在一个关于绑定裸域的问题,你可以参考我之前提到 Blogger 裸域的帖子。
不过,对于使用 Blog*Spot 的用户来说,所使用的域名既可 no-www,也可加前缀 www 访问到,比如 www.googleblog.blogspot.com

当然,no-www.org 理智地说明,他们并不是“要求”所有的站点都遵循 no-www,因为毕竟还有特殊情况存在。

# 这只是 Blogger 相关的文章,不评论当前 Blogger 和 Blog*Spot 的访问问题。谢谢。

2009年5月22日星期五

我在乎,我行动 - I Care!

绿色和平作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环保组织之一,绿色和平在此恳切地向你、向中国的公众呼吁支持,是时候让中国的声音参与决定世界的命运了。

我在乎/I Care!”是中国首个以保卫气候为主题的公众参与环保项目,邀请每一个关心全球变暖的中国民众亲身参与拯救地球、保卫气候、保护我们自己。

加入“我在乎/I Care!”行动,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做出一分贡献。

2009年5月17日星期日

剧终

昨天晚上看完了《越狱》。看了将近两遍,是因为上午看的时候,国内的翻译小组还没有出中文字幕,所以我干脆直接听英文;晚上找到双语字幕之后重新看了一下没听清的地方,主要就是Bagwell那个倒霉孩子的punk腔儿,又快又地道。

这部剧我也是追了快三年了,开始时只看过一点点,后来从萌萌同学那里拿到两张DVD之后,才的一把我看过的几集连贯起来,能够继续看下来。
经历了收视率急剧下跌、演员罢工等等诸多事件后,这部剧集能够有个让人不太郁闷的结局,这一切也就够了。结局如何我也就不说了,因为我也讨厌剧透,说不定有的朋友还没看。

总的来说,结局并不是结束,谁知道看似美好的结局,还会引向何种新的开始呢?

2009年5月15日星期五

太好了,你们又把 Blog*Spot 封了;现在更好了,你们还顺手把 Blogger 的连接给重置了。
我只想在 Blogger 这个可以自由定义我自己的 Blog 平台上写写我感兴趣的东西,说说我身边的事儿。你们封吧,我写我的,谁也甭看。
不用留言了,反正 Blogger 都被整个儿封掉了。那些傻逼的垃圾站,你们也别 Trackback 了吧。

2009年5月10日星期日

Blogger “阅读全文”功能可能将上线

根据 Blogger 官方博客 Blogger Status 的通知,Blogger 将在 5 月 11 日有十分钟的维护,而今天我恰好在 Blogger 布局 HTML 里看到了如下的代码:
<b:if cond='data:post.hasJumpLink'>
  <div class='jump-link'>
    <a expr:href='data:post.url + "#more"'><data:post.jumpText/></a>
  </div>
</b:if>
这正是 Blogger 布局判断是否有跳转链接(hasJumpLink)的代码,而如果启用 <data:post.jumpText/> 标记,你将能看到文章下方出现一条“Read more »”链接,这个链接指向为文章的 URL,并附带一个“#more”锚点。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在控制台看到任何设置,我也没有试验出能实现这个功能的标记。
这大概就是 Blogger 即将听取公众意见推出的“阅读全文”功能正式版,而非任何 Hack
希望我们能在这次更新后见到这个新功能的推出。

母亲节

中国人不习惯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今天就在这里说一句吧。
妈妈,祝您健康幸福。我爱您。

2009年5月5日星期二

Blogger “手气不错” 小工具

虽然“随机文章”在 WordPress 的世界里早已成为一个最平凡不过的链接,但是 Blogger 官方并没有提供一个快捷地添加“随机文章”功能的方法。这里,一位国外资深的 Blogger 用户给出了他编写的“手气不错”小工具,供 Blogger 用户使用,同时兼容了 Blogger 布局(Layout)与模板(Template)。

这个小工具可以轻松地在作者制作的页面上(Blogger Feeling Lucky Widget)直接导入到 Blogger 中。
页面上的“Are ya feeling lucky, punk?”就是将显示在小工具里的“随机文章”链接,可以任意修改为你喜欢的字句。

下面是作者对这个小工具的介绍,包含了它的工作原理,希望能对各位 Blogger 有帮助。
Notes
备注

For those that may be interested, here's how it works. Nothing really earth shattering going on. In the initial page load, the scripts make a json call to the feed url. Here I'm only interested in getting the total number of posts in the blog, so the call is made to the summary feed (to keep load time minimal) and with only one entry returned. The total number of posts is returned in New Blogger in the openSearch:totalResults field, so take the total number of posts and then use standard means to generate a random number within that range. Then the link is created using that number as it's variable.
对于想了解这个工具是如何工作的朋友,这里我做一下介绍。这并不是什么大制作。在最初页面载入时,这段脚本会向 Blog 的摘要 Feed(为了保证最优化载入时间)做一个 JSON 调用,并返回一个条目。文章的总数被返回到新版 Blogger 的 openSearch:totalResults 域,这样使用这个文章总数并使用标准平均值来生成一个在此范围内的随机数字。而后,这个链接就用这个数字作为变量创建了。

Now at this point we don't have a valid url yet, just a number. So when the link is clicked, another quick json call is made,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generated as the start-index parameter to get that entry in the feed only, a quick parse of the results to grab that entries url, then good old document.location (Thanks to Pete changed to window.location and a few other small tweaks to keep the back button working) to switch to it.
现在我们还没有一个有效的 URL,只是一个数字。所以当这个链接被点击之后,另一个快速 JSON 调用被创建,只是使用这个生成的随机数字作为起始索引参数从 Feed 中获取条目,从结果中做快速解析来得到条目的 URL,然后用美妙的 document.location (感谢 Pete 更换为 window.location,并做了一些小调整来让“后退”按钮正常工作)来切换到这个地址。

Old Blogger did have a similar tweak by Mario Brhemenz, but like a lot of our Old Blogger stuff relied on an outside service (del.icio.us)to work. I don't know that I've seen one for New Blogger before.
旧版 Blogger 也有一个由 Mario Brhemenz 制作的类似的技巧,但就像其他一大堆旧版 Blogger 技巧一样,需要依靠外围的服务(del.icio.us)来使用。在我看到新版 Blogger 的技巧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些。

I think everything works as it should, but if you find any issues lemme know.
我想一切都应该能按预想那样正常工作,但如果你发现了问题,请通知我。

2009年5月4日星期一

Linux swap 是必需的吗?

新的 Ubuntu 9.04 发布后,我立刻就开始了体验。不得不说,较最近的 8.10 版,Ubuntu 9.04 的启动与运行速度都有了不少提高。
重新给笔记本分区安装新系统时,遇到了是否该给硬盘划分 swap(交换空间)分区的问题,因为之前从不少地方都曾见到过物理内存足够大,便可不必划分 swap 分区的评论。相对于大内存,我这台机器的 2GB 内存应该算是不小,但最终还是留出了 1GB 划分给了 swap 分区。从网络上得到一些保留 swap 的理由。
Linux divides its physical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into chucks of memory called pages. Swapping is the process whereby a page of memory is copied to the preconfigured space on the hard disk, called swap space, to free up that page of memory. The combined sizes of the physical memory and the swap space is the amount of virtual memory available.
Linux 把物理内存划分作称为分页(Page)的内存区块。内存交换是一个内存分页被复制到一个预配置的称为 swap 空间的硬盘空间里的过程,以此来释放内存分页。物理内存与这个 swap 空间的共同大小称为可用的虚拟内存量。
在这里,保留 swap 分区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其一,当物理内存不足以支撑系统和应用程序(进程)的运作时,这个 swap 空间可以用作临时存放使用率不高的内存分页,把腾出的内存交给急需的应用程序(进程)使用。
再有,即使你的机器拥有足够多的物理内存,也有一些程序会在它们初始化时残留的极少再用到的内存分页内容转移到 swap 空间,以此让出物理内存空间。对于有发生内存泄漏几率的应用程序(进程),swap 空间更是重要,因为谁也不想看到由于物理内存不足导致系统崩溃。
如果你需要在 Ubuntu 下跑虚拟机或者常用休眠(Hibernate),推荐划分 swap 空间。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想要清空 swap 空间,可以先禁用 swap,然后再次启用。以 Ubuntu为例,
sudo swapoff -a
sudo swapon -a
通过系统监视器,例如 gnome-system-monitor,你就可以看到 swap 空间的内容被转移到了物理内存中。
可能也许你不习惯把一个分区留给 swap,那么也可以使用一个文件作为 swap 空间,设置方法如下。但是这样确实不如 swap 分区的性能来得好。
打开控制台,创建一个 512MB 的文件用作 swap:
sudo dd if=/dev/zero of=/mnt/512Mb.swap bs=1M count=512
格式化这个 swap 文件作为内存交换设备:
sudo mkswap /mnt/512Mb.swap
添加这个 swap 文件到系统:
sudo swapon /mnt/512Mb.swap
* 要在开机时就使用这个 swap 文件,需要编辑配置文件:
gksudo gedit /etc/fstab
* 在 /etc/fstab 最末加入这一行:
/mnt/512Mb.swap none swap sw 0 0
重启即可生效。

# 更多关于 Linux swap 的知识,可以阅读 Linux.com - All about Linux swap space / Ubuntu SwapFaq

2009年5月1日星期五

金山 WPS Office 2009 正式发布!


今天收到了金山 WPS 部门发来的邮件,至此,测试了大约五个月的 WPS Office 2009 个人版终于得以正式发布。

我在 WPS 社区参与了社区体验版的试用,亲身感受了 WPS 2009 的逐渐完善、稳定;就像很多社区里的会员所说,花费如此长的时间测试完善,以此来保证 WPS 2009 用户的安心使用。
这个版本的 WPS 添加了插件平台与多达 1GB 的网络存储功能,更包含了 PDF 和 Word 2007 格式的支持。WPS Office 2009 个人版对于个人用户是免费的。